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他是朱元璋的长子,而且是朱元璋的发妻马氏所生,所以朱元璋十分喜爱他,并且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直接立朱标为太子,丝毫没有给其他皇子机会,并且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有立其他皇子,而是立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原本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但是由于朱标的长子早夭,所以朱允炆就成为了长子,之后朱元璋一直视其为嫡长孙。
朱允炆
朱允炆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并且十分孝顺仁善,在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朱标生病了,朱允炆看见自己的父亲生病十分伤心,于是便一直在朱标的身边寸步不离的照顾着,之后的两年中朱允炆一直如此,后来由于朱标久病但是却医治不好,所以病逝了,当时年幼的朱允炆十分伤心,在守孝期间由于过度的悲伤而导致身体变得消瘦,朱元璋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
在这次事情中,朱元璋将朱允炆的表现看在眼中,朱元璋对这位心存善良和孝心的皇孙很是喜欢,并且朱元璋认为要树立在皇位继承上的一个原则,这样就可以避免将来在皇位的继承上出现纠纷,所以他决定要由嫡长子继承皇位,因此朱允炆就成为了继承皇位的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为帝。
剧照
朱允炆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各位皇叔的势力感到恐慌和不安,并且十分害怕。
朱允炆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都是极为仁善敦厚的人,脾气温和,他一直接触的是儒家的教学,性格温顺,朱允炆虽然有着仁政的思想,但是他在处理政事上的经验是十分少的,并且他腼腆,不自信,因此在登基之初,他的铜冶完全是靠着几位大臣来辅助自己的,当时在朝中他极为信任大臣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位都是儒家的老师,朱允炆将他们三位看成自己的心腹。
这三位大臣和朱允炆他们虽然在才学上都很厉害,但是他们不懂真正的治理国家,他们更多的只是会纸上谈兵,只是会讲理论上的东西,而这些原因导致了之后的许多失败。当时大臣黄子澄和齐泰都在为皇帝出力,并且用儒家的教育来帮助朱允炆成长,而且他们两个一直在研究新的怔策,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势和威信,但是他们都只是书呆子,缺乏处理政事和实践的机会和经验,因此他们出台的许多东西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的。
朱棣
朱允炆登基之初,他是十分担心害怕的,因为他忌惮极为皇叔的势力。朱允炆之后便一直在考虑着增强自己皇位的方式和怎样削弱诸王的权力,并且开始用一些或有或无的罪名加到他们身上,以此来治罪,当时有着六位诸王,分别是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和燕王朱棣,在这些诸王中大臣们一致认为最厉害的便是燕王,于是朱允炆便听从了大臣们的意见从势力较弱的侯王开始打击,而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做法引得朱棣的警惕和反叛的心。
朱棣是一个何等精明的人,看到朱允炆开始打击其他诸王,他自然知道朱允炆的目的就是希望打压诸王已达到削藩的目的,而看到诸王一个一个倒下,朱棣内心自然是害怕的,朱棣一直装病,希望自己能够被放过,但是朱允炆好像不愿意放过自己,并且一直在召唤朱棣回京,最终甚至以朱元璋的忌日来要求朱棣回京城,朱棣知道自己这次不能再拒绝了,于是便派了自己的三位儿子去往京城,而朱棣也开始修建兵队。
朱棣剧照
朱棣的三位儿子去到京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朱允炆在大臣的建议下选择囚禁了他们,不让他们回到朱棣的身边,这个时候朱棣便从内心真正的开始想要谋反了,他一直装病、装疯,希望朱允炆能够放自己的三位儿子回来,但是僵持了很久,最终在1399年的时候,朱允炆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放他们三个回到了朱棣的身边,此时朱棣便下决心要与朝廷对抗了。
朱棣剧照
这场对抗的行动爆发在1399年,当时几个忠心于建文朝的军官抓到了燕国的官员,并且将他们送往南京,煽风点火希望处死他们,而这正好成为了朱棣的借口,他以此向临近的县发动战事,最终燕王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开始了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最终朱棣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朱棣造反完全是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而造成的,朱棣可能原本无造反之心,但是由于朱允炆对朱棣的一步步逼迫,导致了朱棣不得不造反。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推蛙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