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网上开始流传一种很新鲜的说法:陶渊明夹带私货,传世经典桃花源记实际上是一篇细思极恐的鬼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说法。
桃花源记,但却是恐怖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文字初看没什么问题,但是细想后,就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对。
一个渔人,以打渔为生,水上生水上死,怎么会沿着溪水,无缘无故迷了路,而且还误入了桃花林。虽然桃花寓意着美好,可桃木自古乃是驱灾辟邪之物,一片桃花林,能够阻断阴阳,也就是说林外林内可能就是阴阳两个世界。
而且文中也有暗示,林中没有一颗杂树,也没说有风,但是芳草鲜美落樱缤纷,美的一点也不真实。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也感觉到了异常,说明他在人间没有见过这样的地方,继续前行,想要穿过这片桃林。虽然描述的是渔人的行为和心理,但有网友说,这表达了作者陶渊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极乐世界的美好向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问题来了,山洞里为什么会有光,听说人在濒死的时候,都会看见一束光,这里就说明,渔人现在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出现了濒死的幻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进入山洞,里面很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空间变得大了起来。
这样的山洞其实很常见,但网友们却说,这种结构是典型的魏晋时期的墓道,古人为了防盗墓贼,会把墓道修得十分狭窄,而到了墓室才会变的宽敞起来,所以渔人是进了死人坟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渔人看到桃花源内土地平整、房屋排列井然有序,于是就有网友好奇了,古代怎么会有现代这样详细的城建规划呢,他们的房子又是怎么做到整齐划一的?
难道说,那些房子都是墓碑所幻化而成。
因为古人极其重视祖宗辈分,牌位墓碑都是按照辈分排列,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
并且下一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这个字,在古语中便有通往坟墓道路的意思。所以陶渊明这是很明显的在暗示读者了,这里就是坟场,肯定不会有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一段是对桃花源内,现住民的描述,其中男人女人穿着和外面的人并没什么差别,老人和孩子们都过得非常开心。
见到陌生人来了,一开始很惊讶,待渔人解释清楚后,马上请他回家吃饭,大摆宴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秦时乱,指的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引起的战争,距离桃花源记发生的时间,将近600年。这么长的时间,村里村外互不沟通,为什么村民穿的能够外人一样?
所以这些村民,压根就不是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这么好,为什么渔人还要出来呢?因为他发现了那里面不正常,都是鬼,所以他想跑,而后来带着太守回去找,却什么也没找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里为什么突然冒出一个刘子骥呢?
网友对此给出了解释,说刘子骥很聪明,他其实发现了桃花源的秘密,那里本就是一片亡灵栖息之地,想去那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死,所以他选择了病死。
至于为什么这件奇事,后来就没人提了呢,因为不吉利,谁问谁死,所以后遂无问津者。
整篇鬼故事,完。
对鬼故事说法的反驳
现在很多营销号,要么不提桃花源记,提的话,则必然会带上,震惊,恐怖,细思极恐等各种博人眼球的字眼,已然完全忘却了,陶渊明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伟大情操。
既然如此,针对鬼故事的说法,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说说桃花林是否是邪祟之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用桃辟邪的说法。
《礼记 檀弓》里记载“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
意思就是国君参加臣子丧事,要让巫拿着桃枝,祝拿着苕帚,卫士执戈保护着,这是厌恶死人的不祥之气。
而在其他文献记载中,桃花则更多是作为 生命 爱情 希望 等各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
而陶渊明也曾在《读山海经其九》里写道: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赞美夸父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是阡陌二字。
阡陌在大部分时候都被解释为田间小路,虽然单独说阡这个字有通往坟墓道路的意思,但当阡与陌同时出现时,反倒就没有了。
接下来再说,渔人穿越洞窟是否真的是进了古墓。
其实魏晋前后的很多游仙文学中,凡人误入洞窟穿越到仙境是非常常见的桥段,甚至可以说是标配了。
例如《列仙传》里描写一个名叫邗子的人,追着小狗误入山洞,走了十多天,几百里路,最后进入仙境,还跟神仙做了朋友。
《幽明录》中有个故事,一个男人被妻子推下深渊,同样是通过洞穴走到了仙境
而在陶渊明撰写的《搜神后记》中,误入洞穴发现仙境的故事可不止一个,比如说还有下面这篇
荥阳人,姓何,忘其名,有名闻士也。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常至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 韶舞 不?此是 韶舞 。”且舞且去。何寻逐,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随之入。初甚急,前辄闲旷,便失人,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
主人公有一天遇见一个人,身高一丈,穿着单薄,头戴角巾,一言不合就跳起舞来,边跳边跑。何某好奇,在其后追逐,随后便进了一座山洞里,勉强能容一人通过。
起初很狭窄,再往前走就变得平坦开阔起来,跳舞的人虽然没找到,但是却发现了良田几十顷。后来何某带着老婆孩子,在此耕作生活,直到现在后世子孙还在那里。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桃花源记得前传,这是搜神后记卷一第四篇故事,而有趣的是,其后第五篇故事,开头第一句便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接下来再说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既然600年没有对外交流,为什么他们的衣着打扮还跟外面的人一致呢?
这可能就是翻译上的问题了,悉如外人可以理解为跟村外的人一致,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解释。
陶渊明曾为《桃花源记》写过一首《桃花源诗》,两者同属于桃花宇宙,内容可互相参照。
诗中有这样一句: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意思就是:祭祀仍遵循古法,衣服也没有新的款式,跟古人一样。
所以,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可能指的就是穿衣风格如同世外之人一般,在东晋朝内并不常见。
文章末尾为什么出现刘子骥
前面有说过,桃花源记最早出现于陶渊明的《搜神后记》卷一第五篇。
而我们后来语文书中读到的桃花源记,则摘选自,陶渊明集。
这两个版本内容大致相同,只有两处较为明显的改动。
第一:搜神后记里,其实提到了渔人和太守的名字,前者叫黄道真,后者叫刘歆。太守按照渔人的标记,没有找到桃花源后,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
第二:陶渊明集,太守和渔人的名字被删除后,文章末尾又多加了一句,南阳刘子骥,巴拉巴拉,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民国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做过研究,这两个版本都是出自于陶渊明之手,只不过前者属于未完成之作品,待陶渊明晚年后又将其进行了修改,才形成了现在语文书中所看见的版本。
那这么改的意义是什么呢?
比较可信的解释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桃花源记并不是什么纪实文学,而更像是一篇小说,虽然魏晋时期还没有小说的概念,但桃花源记和搜神后记,已初具小说之形态。
刘子骥在东晋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二人或许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刘子骥在陶渊明的书中曾经多次出现。
在当时,刘子骥很有名,比渔人和太守更加有名,桃花源记不管是不是陶渊明编的故事,如果只写渔人和太守的名字,并不能增加故事在真实性。
相反,如果后人在翻阅史书,发现查无此人后,只会欲益反损。所以陶渊明在改写桃花源记时,索性将这二人名字删除,并以刘子骥作为故事的结尾,看似随便说说,但意在提供证人。
最终成功地将文章抬到了亦真亦假的高度,造就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伟大杰作。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推蛙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