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孙姓人口已达到2000多万,占据全国人口约1.5%。那么作为孙姓的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呢?
第一支起源:源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第九个儿子曾被封在畿内之地的康国(大概位置在今天河南禹州西北一带),被称为康叔。周成王时期发生了三监之乱,而康叔帮助周公旦平定叛乱,在公元前1055年,周公旦分封康叔在卫(今天的河南淇县),建立卫国,康叔也被称康叔卫。到了春秋时期,康叔卫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劳,便被周平王赐封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叫做惠孙,惠孙的孙子叫做名乙,字武仲,又被称为武仲乙,武仲乙因为祖父名叫惠孙,后便以“孙”为姓。武仲乙又被称为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孙乙便成为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孙氏姬姓始祖——孙乙
第二支起源:源自妫姓和姚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周武王便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等到公元前672年,陈厉公妫跃有个儿子叫做陈完,因陈国内乱为避祸便逃到了齐国,改陈氏为田氏。到了齐景公时期,陈完的四世孙中有个叫做须无,须无的儿子叫做田桓,田桓的儿子便是齐国的大夫田无宇,田无宇的儿子叫做田书,田书因为讨伐莒国有功,便被齐景公封在乐安,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山东惠民县一代,并赐姓孙氏。 田书的后裔便以“孙”为姓。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田书的先祖是陈完,这个陈完就是我们前面所介绍的陈姓的先祖。所以这支孙氏与陈氏是同一源流。
孙氏妫(guī)姓始祖—孙书
第三支起源:源自子姓。前面我们介绍王姓的时候曾经说到,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因敢于纳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因比干本为王室子孙,其后裔中有以王为姓,而另外也有以“孙”为姓。
孙氏子姓始祖——比干
第四支起源:源自芈姓。看过《芈月传》的朋友都知道,芈姓为楚国的国姓。春秋时期,楚王蚣冒有一个孙子蒍贾,蒍贾的儿子叫做蒍艾腊,这个蒍艾腊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孙叔敖,孙叔敖在楚庄王时期担任过令尹,因“孙叔”为字,所以他的子孙以其字“孙”为姓。
此外,楚大夫屈投江而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去了秦国。其中一个定居耀州,唐朝著名的孙思邈便是其后人。
孙叔敖雕像
第五支起源:外姓改姓而来。前面我们介绍过,几千年来不断有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很多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其中就包括孙姓,例如鲜卑、蒙古、满族等民族。在现在的盂县秀水镇东白水村的孙氏就是蒙古族改姓而来的。同时还有其他汉姓改为孙姓。例如明朝安化王后裔由朱姓改为孙姓、汉朝夏侯婴的后裔中也有部分改为孙姓等。
几千年来,孙氏后裔人才辈出,例如孙膑、孙武、孙权等等,皆是孙氏后裔。
湖北鄂州孙权雕像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推蛙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