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结识李白后,对他格外的倾慕,在他的影响熏陶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习惯,成为一个酒徒。而这一不良习惯曾经让他酒后放纵,公然侮辱上司,险些罹患横祸。就算是在病中,也管不住自己开怀酗酒的不良习惯,最终暴病而亡。要不是如此,杜甫虽然身体虚弱,但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病,如果注意调养,得享天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杜甫的不幸早逝,是中国诗词领域的一大损失。而李白让杜甫染上了酗酒的不良嗜好,对于他的死,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李白
人们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人,有“斗酒诗百篇”、“醉草吓蛮书”“举杯邀明月”等等的轶事趣闻和典故,却不知道杜甫也是一个贪杯豪饮,嗜酒如命的酒徒。杜甫的死因,按一般说法是贫病而终。但实际上,贫病只是诱因,导致杜甫暴病而终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酗酒。而且杜甫之死,李白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杜甫
一、举进士不第,得遇李白,在其熏陶下,养成酗酒的不良习惯
杜甫,字子美,他的祖先原来是襄阳人,后因曾祖父杜依艺到河南巩县做官,于是全家移徙巩县,并定居下来。杜甫的祖父是杜审言,官居膳部员外郎,也是一位文学大家,杜甫之父杜闲是杜审言之少子。杜闲做过郾城尉、奉天令、朝议大夫兖州司马等官职,因此,在杜甫小的时候,家境应该还算不错。杜闲做奉天令时,杜甫随父亲移居京兆杜陵。
杜甫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三十四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杜甫举进士不中而落榜,当然这不一定是他才华不够,唐时科举不如后世严格,进士的录取主要看门第和声望。杜甫门第不显,籍籍无名,又不与主考官沾亲带故,加上当时李林甫主政,嫉贤妒能,他曾向唐玄宗上书称“野无遗贤”,没必要再搜寻人才了。因此,杜甫的落榜似乎也并不令人意外。
落榜后,杜甫在京中游历,结交当时的社会名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杜甫遇到了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影响其一生的宿命之人——李白!因为家教严格,杜甫此时并没酗酒的不良习惯。
李白
杜甫与李白一见如故,对他仰慕钦敬,就象着了迷一般。李白是个豪放洒脱,倜傥不羁的人,他交游广阔,挥金如土,结交的人很多。在李白的引见下,杜甫结交了很多当时的名士,象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李适之等都在其中。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剧饮慷慨,指挥倜傥,时人称许他们为“饮中八仙”。和他们在一起,杜甫的心境是开朗和快乐的,那首著名的《饮中八仙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八仙
杜甫在诗中是这样写李白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倾慕敬佩之情是发自内心又溢于言表的。在李白的影响熏陶下,杜甫学会了饮酒,后来又愈演愈烈,慢慢开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习惯。受其影响,杜甫与李白之间交往的媒介,就是饮酒。
杜甫赠李白诗说:“醉眠秋共被”,而李白赠杜甫的诗则道:“且尽手中杯”。杜甫和李白在一起时,除了写诗之外,就是喝酒了。
杜甫与李白
李白通过言传身教,终于将杜甫这个小迷弟,发展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酒徒。如此看来,李白对杜甫养成酗酒的不良嗜好,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二、嗜酒放荡,公然侮辱上司,险罹横祸
此后十年,杜甫仕途蹭蹬,困在长安,过着贫困的生活。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因为向唐玄宗献《三大礼赋》的原因,受玄宗召见,被授予京兆府兵曹参军官职,官虽不大,也算是入仕了。但不幸的是,不到一年光景,安史之乱起,长安陷落,杜甫只能被迫逃亡。
后来,杜甫来到河西,在彭原郡追上了已经自立为帝的唐肃宗李亨,被任命为左拾遗,大概七品左右的样子,较此前有所升迁。后世杜甫被称为杜拾遗,也是来源于此。次年杜甫因为上疏为好友房琯求情,被牵连被贬官为华州司功参军,寓居成州同谷县。杜甫的薪奉微薄,此时无钱买酒,酗酒的情况稍有好转。不过,正当战乱之时,谷价腾贵,杜甫儿女数人都死于饥饿,可谓凄惨至极。
杜甫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的世交,名臣严挺之的儿子严武到成都做节度使。严武上书推荐杜甫做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这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严武待杜甫应该还是不错的,杜甫穷困潦倒时,曾多次拜访杜甫。杜甫曾经写诗记录严武来拜望时的情形说:“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等等。
杜甫得严武器重,加上经济条件好转,酗酒的不良习惯又开始抬头。有一次,他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来到严武的卧室,瞪着眼睛对严武说:“严挺之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古时候当着儿子的面提及父亲的名讳,是非常具有侮辱性的行为。严武听了脸色都变了,当场就要发作,后来见他喝醉了,就没和他计较。
严武
此事出于《旧唐书》,当然,这一故事还有其它版本,《新唐书》记载就与此大不相同。据《新唐书》说,严武是个忌刻之人,嘴里虽说不计较但心里却非常忌恨。有一天,梓州刺史章彝因小事对他小有冒犯,严武召集军吏,想乘机把杜甫和章彝一起杀掉。出门前帽子被门帘钩住了多次,耽误的这段时间里,手下赶快去禀告严武的母亲裴氏。裴氏急忙赶来救护,才避免杜甫被杀,严武此行只是杖杀了章彝了事。
个人认为《新唐书》比较符合严武性格,也更接近真实。因为史上严武可不是个善茬,他幼时曾因严挺之宠爱侍妾英氏,而不容其母裴氏,愤而用铁棰砸碎了英氏的头。其性格暴虐酷烈得让人害怕,又怎么会单单容忍杜甫侮辱其父而无所表示呢?
杜甫草堂,在成都追随严武时所建
不管怎么样,此事都是由于他酗酒放荡、公然侮辱上司而起的,所以说,酗酒还真不是什么好的品德。杜甫因此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但此后却没有对酗酒略有收敛,也是有些令人费解。
三、病中暴饮,逝世于舟中
永泰元年(765年),严武患病去世,杜甫无可依靠,只能黯然离开成都。在梓州和夔州之间来往游历。行踪遍及嘉州、戎州、渝州、忠州和云安,最后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到达夔州。
杜甫到达夔州后,前去拜访了时任夔州都督的故人柏茂林。在柏茂林的看顾下,找到了一个糊口的工作,代管东屯公田,得以暂时栖身。传颂千古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登高》等名篇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登高》中,杜甫写道:“潦倒新停浊酒杯”,说明这时他经济上已经相当困窘,连喝酒都成为一种奢望。
杜甫草堂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出瞿唐峡,过江陵,折而向沅水、湘水。此期间,他一边行路,一边游览,曾经登上过衡山。到达耒阳时,杜甫去游览了岳阳楼,倚楼远眺,其心情的苍茫悲怆是可想而知的。
所谓祸不单行,杜甫在游历岳阳楼时再次遇到了麻烦。此时,突然天降暴雨,长江水势暴涨,淹没来路,杜甫被困在岳阳楼上十余日,无法离开。因为携带粮食不多,杜甫陷入饥饿乏食的窘境。
杜甫本来就体质虚弱,加上长久不得饮食,就生起病来。当地县令聂某,听说杜甫被困于岳阳楼后,派人驾船将其接回。聂县令久闻杜甫大名,相见之后颇为亲近,他送给杜甫数十斤美酒与炙牛肉。杜甫病中禁不住美酒的诱惑,不顾身在病中,开怀畅饮至于沉醉。杜甫本来就有病,加上饮酒过量,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没过几天就病逝于舟中。
杜甫虽然身体虚弱,但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病,如果注意调养,得享天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导致杜甫突然暴卒的主要原因,细细追究下来,应该还是他从李白那里学到酗酒的不良习惯。
李白醉酒
四、结语
自古“李杜”并称,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领域中两座峻险挺拔的奇峰。李白诗文狂放恣肆,豪气冲天,杜甫则沉郁壮丽,内涵深邃。李白和杜甫在诗词领域的造诣各有所长,双峰竞秀,难分轩轾。
杜甫结识李白后,对他格外的倾慕,在他的影响熏陶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习惯,成为一个酒徒。而这一不良习惯曾经让他酒后放纵,公然侮辱上司,险些罹患横祸。就算是在病中,也管不住自己开怀酗酒的不良习惯,最终暴病而亡。要不是如此,杜甫虽然身体虚弱,但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病,如果注意调养,得享天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杜甫的不幸早逝,是中国诗词领域的一大损失。而李白让杜甫染上了酗酒的不良嗜好,对于他的死,是负有一定责任的。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推蛙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