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剧照
典故
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中讲了一个故事。
成生与周生俩人关系很好,周生因为面对矛盾不能忍让,不听成生的劝谏非要打官司。不料官吏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冤枉周生,使他遭了牢狱之灾,命在旦夕。
成生不以穷困疏远周生,不仅一如既往地关心他,而且十分义气,上京告御状,处处艰苦努力,终于让周生洗清了冤屈,得救出狱。
成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人间太险恶,起了入山修道的念头,辞别周生,学道去了。
“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chǎng)服,岸然道貌。”
修炼有成的成生回来了,他用幻术点化周生,周生最终也醒悟修道去了。
释义
“岸”字意为水边高起之地,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引申为“高大,严峻”。“岸然”,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
在古代,道貌岸然的原意是指人严肃正直的样子。现在指外在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但内心并不如此,用以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辨析
[近义] 装腔作势 正颜厉色
[反义] 嬉皮笑脸
[灯谜] 滨江路
用例
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鲁迅《准风月谈·吃教》)
源流变化
[道貌岸然] 原或作[道貌凛然],形容神态庄严的样子。凛然:严肃可敬畏的样子。《敦煌变文集·五·维摩诘经讲经文》607: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畾(磊)落。
后世多作 [道貌岸然],岸然:严肃的样子。清·龚炜《巢林笔谈·六·谒敬亭先生》:既至,一老者应门通刺,即延入书斋,先生道貌岸然,接对谦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四860:(承辉)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又作[岸然道貌]。清·爱新觉罗敦敏《懋斋诗钞·春忆杂诗……八首·怀索敏亭先生》:岸然道貌烟霞友,青眼相逢与我厚。|《聊斋志异·一·成仙》(三会本89):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趣推蛙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